一
污水站監察要點:
一
污水站監察要點:
1.環境影響評價批復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2.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內容的統一性,包括水量、水質、投資和處理工藝等。
3.環境工程設計、施工資料的完整性;
4.環境工程設計、施工證書;相應的等級和可承擔的環境工程項目范圍的投資大小。
5.運行記錄。
6.注意污泥處理情況。
7.按照工廠的產品、產量及污水排放規律確定生產工況是否正常;每天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時間;
8.合理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工藝不正確,達標是不可能的)
9.正常的污水處理運行工況;(水泵、加藥系統、設備、構筑物、儀器、儀表等;)檢查污水處理在線監測是否正常;
10.了解該污水處理項目的水量、水質的基本情況;核對水量、水質是否在正常范圍;
11.污水處理檢查最好在不通知的情況下進行;(否則有各種作弊手段)
二
對具體的處理工藝的監察內容:
1、看水質外觀、水量是否在正常范圍,特別是進水水量小于設計值時,增大了污水的停留時間,提高了水質;
2、了解處理工藝全流程及各設備、構筑物的主要設計參數,核對主要的參數;
3、一般處理工藝全流程至少為幾小時,所以如提前通知,檢查時出水為前面幾小時的,甚至更長,或加水稀釋的;
4、檢查全流程水泵、加藥系統、設備等的運行情況;如對于沉淀池,可檢查出流堰口的流量,帶泥情況,表面負荷大小等;對于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可檢查污泥膨脹情況,污泥解體、污泥反硝化、污泥泡沫等情況;厭氧處理的溫度;所加藥劑的種類,濃度,投加量等;
5、檢查污泥處理情況;
6、檢查正常的運行記錄;化驗分析記錄;
三
對污水運營狀況的監察內容:
1.小時污水處理量 -----現場水量核查(進水水量核查和出水水量核查 )
2.廢水處理廠運行天數------水質核查(進水水質核查和出水水質核查 )
3.進、出水污染物如COD濃度等------運行狀況核查(包括活性污泥核查、溶解氧核查、氣水比核查、氧化還原電位核查、電耗量核查等 )
一、處理水量核查
(一)進水水量核查
1.查臺賬資料
(1)查設計文件
(2)查驗收材料
2.查流量計(瞬時流量和對累計流量 )
3.查超越管溢流
4.查其他重復計算的水量
5.查中控室相關設備運行記錄
(1)查水泵運行時間和水泵流量,用運行時間乘以水泵流量計算得出進水水量。
(2)查集水井液位、進水提升泵電流和揚程,并將之和進水量曲線對照,判定進水水量記錄是否準確。
(二)出水水量核查
1.查流量計
2.查在線監控數據
3.查監督性監測報告
4.核查對照進、出水水量
5.其他方法驗證(用用產泥量 、噸污水耗電量等)
二、水質核查
(一)進水水質核查
1.查臺賬資料
2.查進水水質指標
3.查進水表觀特征
4.查設備運行參數
5.查污泥濃度(MLSS)
(二)出水水質核查
1.查在線監測數據
2.查監督性監測報告
3.查出水表觀特征
三、運行狀況核查(根據工藝不同分別進行核查)
(一)活性污泥核查
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溝法污泥濃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左右,低于1000mg/L難以保障正常處理效果,出水水質可能超標;高于8000mg/L(原因可能有高濃度工業廢水進入,或污泥膨脹等)會導致出水泥水分離效果差,出水SS、COD可能超標。
2.查污泥表征
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廠氣水比為處理每噸污水需空氣3m3~12m3
2.核查方法
進水量穩定時,主要通過核查曝氣設備的曝氣量確定氣水比是否正常。
文章轉載于環保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