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對監測不合格原因分析
以COD 在線監測為例,比對監測不合格原因分析。根據幾年來比對監測的結果來看,在線監測數據與手工監測數據往往存在偏差,其原因為:
(1)儀器和手工取樣樣品往往不一致。首先在線監測儀器從流動的取水口吸取水樣,手工監測在排水口取樣,看似同步其實不然,在線監測設備往往管路較長,很難保證比對實驗中手工采集的樣品即是進入系統分析儀器的樣品;其次水樣中懸浮物不均勻性導致在線監測儀器吸取的水樣和人工采集的樣品中懸浮物含量不同,使得監測值存在偏差;再者為了保護儀器設備,有的在線設備設置前過濾裝置,這樣使進入儀器的水樣顆粒物濃度降低,而實驗室分析前必須將水樣震蕩搖勻,造成比對結果誤差。
(2)COD在線儀器的測量范圍不合適,有的企業排水COD 濃度較低 ( 低于30 mg /L) ,趨近或達到在線儀器的測量下限,導致儀器不能準確反映水樣濃度。
(3)儀器分析方法和手工分析方法的測量原理不同,導致比對結果存在差異。如德國E+H生產的CSM750/CSS70 型COD 在線儀的分析方法為紫外法,而實驗室分析方法為重鉻酸鹽法。兩種方法對水中有機物的氧化能力不同,方法原理也不同,比對結果必定存在差異。
(4)不同的企業排水中氯離子濃度有高有低,如果不了解企業排水性質,未能及時調整掩蔽劑( 硫酸汞) 的劑量,水樣中的氯離子被氧化導致儀器值偏高。
(5)由于維護不及時導致比對監測結果不合格。如COD 在線監測設備故障,或儀器校準不到位致使儀器存在系統偏差。
(6)當企業排水水質較差時,儀器使用一段時間,管路的潔凈度有所降低,會對在線測定結
關于在線監測的措施建議 (2) 新建監控監測系統時,對儀器設備的選型可通過市場招標,同一地域配置的設備種類不宜超過3種,有助于管理部門的在線監測質控工作。 (3)比對采樣人員要研究在線監測儀器采集樣品的規律、管路長度、樣品運輸速度,據此確定采樣時間和采樣點,以保證比對實驗的樣品采集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層面,采集到相同的樣品。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 (五)不按照技術規范操作,導致排污單位生產工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與自動監控數據相關性異常的;關于自動監控設施的比對監測相關問題的回復
文章轉載于環保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