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實施前安裝的環保設施能否按照老標準驗收?
問題:
2020年廢水類新的在線監控技術規范已經實施,2020年前安裝的在線設備能不能按照舊的技術規范進行驗收?沒有采樣儀那些能不能驗收?
答復:
按照《關于加快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工作的通知》(環辦環監﹝2017﹞61號)要求,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設備安裝聯網或者改造工作完成后,應由購置建設的主要出資方按照有關技術規范組織驗收,驗收有關資料交有管轄權的生態環境部門備案。《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N等)驗收技術規范》(HJ354-2019)已于2020年3月24日起實施,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設備驗收工作應按照該技術規范執行。
關于固廢驗收備案的詢問
問題:
2020年9月之前已經進行廢水、廢氣、噪聲的自主驗收,并且已在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備案的項目。問一:9月之后對固廢部分進行自主驗收的,只在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備案固體廢物部分的信息嗎?問二:9月之后企業環保治理設施有變動,是否要重新進行廢水、廢氣、噪聲、固廢的自主驗收,并且備案?這樣的話,以前的備案作廢,是以最新的備案為準嗎?
答復:
1.2020年9月之后,根據新固廢法,固廢環保設施進行自主驗收。對固廢部分驗收的,只需要就該部分編制驗收報告,并向社會公開,然后備案。相關期限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
2.屬于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進行環評程序,取得批復后再驗收。是否屬于重大變動,需要查閱所屬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所屬行業的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尚未公布的,建議在變動前攜相關資料到原環評審批單位進行詳詢。不屬于重大變動的,重新進行驗收并向社會公開,然后備案。以前的備案在新備案之前的時間段內仍然有效,新備案后以最新備案為準。
固廢驗收程序及環保驗收完成的時間點
問題:
1、《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18條第2款的規定:建設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并向社會公開。根據該規定是否即是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進行自主固廢驗收?
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第11條第1款第3項規定:驗收報告編制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公開驗收報告,公示的期限不得少于20個工作日;第13條規定:驗收報告公示期滿后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應當登錄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填報建設項目基本信息、環境保護設施驗收情況等相關信息,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上述信息予以公開
(1)請問建設項目環保驗收完成并可以開始生產的時間為?a.公示期滿;b.公示期滿并在平臺上填報信息;c.公示期滿并在平臺上填報信息且已公開
(2)能否在公示期內即填報信息?如可以在公示期內填報,是否是以填報時間為完成時點?
答復:
1.《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主要是驗收的程序規定,除遵循該辦法驗收外,驗收還應當遵循《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依據所屬行業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2.關于驗收完成的具體時點,國家無明確規定。根據暫行辦法,驗收報告完成后,需要向社會公示,公示期20天期滿后在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備案。公示期間不可以縮短。一般認為在平臺備案后才算完成驗收程序。
關于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驗收條件及內容
一、驗收條件
提供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選型、工程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及性能等相關技術資料。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已依據 HJ 353 完成安裝、調試與試運行,各指標符合 HJ 353-2019 的要求,并提交運行調試報告與試運行報告。
提供流量計、標準計量堰(槽)的檢定證書,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符合 HJ 353-2019中技術要求的證明材料。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所采用基礎通信網絡和基礎通信協議應符合 HJ 212 的相關要求,對通信規范的各項內容做出響應,并提供相關的自檢報告。同時提供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出具的聯網證明。
水質自動采樣單元已穩定運行一個月,可采集瞬時水樣和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水樣供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分析使用,可進行留樣并報警。
驗收過程供電不間斷。
數據控制單元已穩定運行一個月,向監控中心平臺及時發送數據,期間設備運轉率應大于 90%;數據傳輸率應大于 90%。
二、驗收內容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在完成安裝、調試及試運行,并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后,應進行建設驗收、儀器設備驗收、聯網驗收及運行與維護方案驗收。
三、建設驗收要求
1、污染源排放口
污染源排放口的布設符合 HJ 91.1 要求。
污染源排放口具有符合 GB/T 15562.1 要求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污染源排放口應設置具備便于水質自動采樣單元和流量監測單元安裝條件的采樣口。
污染源排放口應設置人工采樣口。
2、流量監測單元
三角堰和矩形堰后端設置有清淤工作平臺,可方便實現對堰槽后端堆積物的清理。
流量計安裝處設置有對超聲波探頭檢修和比對的工作平臺,可方便實現對流量計的檢修和比對工作。
工作平臺的所有敞開邊緣設置有防護欄桿,采水口臨空、臨高的部位應設置防護欄桿和鋼平臺,各平臺邊緣應具有防止雜物落入采水口的裝置。
維護和采樣平臺的安裝施工應全部符合要求。
防護欄桿的安裝應全部符合要求。
3、監測站房
監測站房專室專用。
監測站房密閉,安裝有冷暖空調和排風扇,空調具有來電自啟動功能。
新建監測站房面積應不小于15m2,站房高度不低于2.8m,各儀器設備安放合理,可方便進行維護維修。
監測站房與采樣點的距離不大于50m。
監測站房的基礎荷載強度、面積、空間高度、地面標高均符合要求。
監測站房內有安全合格的配電設備,提供的電力負荷不小于5kW,配置有穩壓電源。
監測站房電源引入線使用照明電源;電源進線有浪涌保護器;電源應有明顯標志;接地線牢固并有明顯標志。
監測站房電源設有總開關,每臺儀器設有獨立控制開關。
監測站房內有合格的給、排水設施,能使用自來水清洗儀器及有關裝置。
監測站房有完善規范的接地裝置和避雷措施、防盜、防止人為破壞以及消防設施。
監測站房不位于通訊盲區,應能夠實現數據傳輸。
監測站房內、采樣口等區域應有視頻監控。
4、水質自動采樣單元
實現采集瞬時水樣和混合水樣,混勻及暫存水樣,自動潤洗及排空混勻桶的功能。
實現混合水樣和瞬時水樣的留樣功能。
實現 pH 水質自動分析儀、溫度計原位測量或測量瞬時水樣功能。
CODCr、TOC、NH3-N、TP、TN 水質自動分析儀測量混合水樣功能。
需具備必要的防凍或防腐設施。
設置有混合水樣的人工比對采樣口。
水質自動采樣單元的管路為明管,并標注有水流方向,管材應采用優質的聚氯乙烯(PVC)、三丙聚丙烯(PPR)等不影響分析結果的硬管。
采樣口設在流量監測系統標準化計量堰(槽)取水口頭部的流路中央,采水口朝向與水流的方向一致;測量合流排水時,在合流后充分混合的場所采水。
采樣泵選擇合理,安裝位置便于泵的維護。 5、數據控制單元
數據控制單元可協調統一運行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采集、儲存、顯示監測數據及運行日志,向監控中心平臺上傳污染源監測數據。
可接收監控中心平臺命令,實現對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的控制。如觸發水質自動采樣單元采樣,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進行測量、標液核查、校準等操作。
可讀取并顯示各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的實時測量數據。
可查詢并顯示:pH 值的小時變化范圍、日變化范圍,流量的小時累積流量、日累積流量,溫度的小時均值、日均值, CODCr、NH3-N、TP、TN 的小時值、日均值,并通過數據采集傳輸儀上傳至監控中心平臺。
上傳的污染源監測數據帶有時間和數據狀態標識,符合 HJ 355-2019 中 6.2 條款。
可生成、顯示各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監測數據的日統計表、月統計表、年統計表。
文章轉載于環保365